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20)发布

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0年会在广州开发区举行,论坛以“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合作新趋势”为主题。

 

论坛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在金融业务数字化、金融业态多元化、粤港澳三地金融产品互认互通等多领域有显著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据悉,亚洲金融高峰论坛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每年在会员所在国家或地区轮办,搭建高峰金融思想交流平台。自2017年起,亚洲金融高峰论坛已分别在布达佩斯、东京、曼谷成功举办过三届,今年首次在国内召开。

 

大湾区“9+2”城市群金融发展呈纺锤形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关注的重要主题,就是在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如何支持疫后实体经济复苏、如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巴曙松认为,在构建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开放程度较高、民营企业众多、市场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将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

 

据了解,《报告》共分为六章,基于全球主要湾区对比、“9+2”城市群金融发展业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多个维度,从推动相关政策更好落地的角度提出建议。

 

该报告认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金融业发展呈明显纺锤形,港深穗等核心城市金融市场比较优势明显,特别在银行、证券和基金行业呈现出头部效应。

 

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应对疫情冲击,《报告》认为,2020年大湾区金融业发展还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方面银行体系的信贷总量和增速双双走高,为实体企业提供纾困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以信息科技、生物医疗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IPO募资规模大幅增长,创投市场对于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新经济领域的支持比例也达到新高。

 

论坛还同步发布了《亚洲金融观察(2020)》。该年报首次由亚洲金融智库组织撰写,持续全面观察2019年初至2020年中亚洲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并对亚洲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和重要问题作出独特判断和解答,推动亚洲金融合作向前发展。

 

亚洲金融智库是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于2018年在广州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亚洲地区高端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2018年落户广州开发区,以促进亚洲地区金融资源整合,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大湾区将给金融机构聚集带来更多空间

 

在此次论坛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成为讨论热点。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可以说未来应该会成为全球第一湾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大湾区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给金融机构的聚集带来很好发展空间,比如大湾区在经贸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等领域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有融资需求,会给银行信贷的投放带来更多可拓展的空间。

 

在连平看来,大湾区有大量的科创型企业,对于像股权私募方面融资的需求较大。“所以未来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这方面,都会有比较好的成长空间。”

 

“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内不同城市群中开放程度非常高;另一方面,它正好处于服务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巴曙松认为,通过发挥独特的差异化和体制优势,加上产业结构的梯度化分布,整个区域合作形成了非常大的空间。这种区域金融合作以及金融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对接,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双循环”格局形成和良性运转。

 

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论坛的举办地广州开发区乃至广州该如何抓住机遇发展金融业?

 

“广州要发挥优势,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方面,核心是要改革推动,怎么样把市场规则和环境建设好,怎么样使市场主体能够如鱼得水,怎么样使政府的监管能够恰到好处,抓住要点,让市场更活跃。”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朱小黄认为,广州发展金融是有良好基础,广州要制定好市场规则起到带动作用,用深化改革来引领金融业发展。

 

“广州开发区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里面独具特色,在绿色金融、融资租赁发展、股权投资、产权交易和跨境融资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巴曙松表示,“如果我们能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机制、基础设施上有所创新,将为绿色金融在大湾区的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内共有151个银行分支机构、10家持牌法人金融机构总部、43家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累计达472家,管理资金规模约982亿元。全区上市企业累计61家,居全市第1、全国开发区首位。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广州市上市企业最集中、资本运作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