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张首晟:物理学家的投资哲学

在认识张首晟教授之前,完全无法将科学家与风险投资联系起来。就像知道 Paul Graham 之前,你无法将黑客与画家联系起来一样。

张首晟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

但是张首晟教授没有坐等荣誉的到来,而是跨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2013 年张首晟教授与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译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华”取自中华。

YC 现任掌门人 Sam Altman 在斯坦福的“How to Start a Startup”的第一课讲到,创业有 30% 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剩下 70% 是看天时地利人和。许多投资界前辈也不止一次强调,投资更像是一门艺术,没有可复制的成功。所以我们也看到投资界每隔 5年,或多或少地会有一次洗牌,新的基金总有机会胜出。

投资是一种市场导向的行为,你下注其实不是团队,不是产品,而是自己的预期,早期投资的风险与随机性之大导致了较高的失败概率。这个与科学需要严谨的演绎推理,进而能够预测并验证的思维方式貌似是完全相违背的。用科学的思维做投资,意味着需要有一个普适性的原理作为投资的方法论,正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的公理,依旧能在千年之后指导近代政治家和思想家起草《独立宣言》。

富兰克林,正是作为科学家、企业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用科学的思维建国,用科学的思维治世。如果科学原理可以治国,为何不可指导投资?富兰克林精神与事迹不仅从小鼓励了张教授在科学上的追求,也启发了张教授用科学思维做投资的信念。风险投资对投资人最高的要求,便是要有“活在未来”态度,这其实是科学家们最擅长的思维方式。

张教授在获奖感言中有一段话让我感动, “求奖章能使富兰克林的精神在我求知路上时时相伴。科学的人生充满着探险的浪漫,科学家的社会使命远远超过科学本身。不求生命无尽,只求一生贡献”。作为科学家,为何要创办风险投资基金?丹华资本的投资哲学有哪些?科学投资的原理是什么?下面让我们和张教授一起,聊聊他对科学,对投资,以及对未来的看法。

\

张首晟教授与谷安佳博士合影

 

36氪:首先恭喜张教授荣获富兰克林奖章!作为一名 “物理学家”,在探究宇宙的复杂性与物质的同一性之余,怎么会想到做投资的呢?

张首晟教授:首先富兰克林一直是我的偶像。他作为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作为《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毫不相关,其本质却是相关联的。当时美国是逃亡者聚居的殖民地,在独立战争的初期得不到任何的帮助,富兰克林正是利用自己在科学上的盛名,在外交上赢得了法国的支持。他作为一个政治家,贡献了《独立宣言》最重要的一句话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即是说治国也要科学性的第一性原理,要有一种普适性的不言而喻的法则来指导国家与法制的建设。《独立宣言》下制定的国家体系一用就是几百年,发扬光大了三权分立的思想,还成为了现代政治的经典模板。如果科学原理可以治国,为何不可指导投资?

另外我早年的也有不少天使投资的经验,当年VMware 的创始人Diane Greene 和Mendel Rosenblum就是我家的邻居。我们两家小孩聚在一起踢足球的时候,他和我聊起他的公司VMware,我也十分感兴趣,觉得公司很有发展空间,这样我就成为了它的早期投资人。其实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紧密相关,很多计算机科学里面的算法也是从理论物理学里衍生而来。像 Google 的Page Rank 的算法,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复杂,却最终可以归到一个数学公式上,而这个数学公式在物理学里也被非常透彻的研究过。如果我当年知道了Page Rank和它背后的数学原理,我肯定毫不犹豫的投资和支持这两位初出茅庐的学生。这更加坚定了我通过科学思维做投资的想法。我也深信,用更开阔的视野看世界,能使我的教学和科研更上一层楼。

\

36氪:很多国内的小伙伴知道教授您只知道  “科学家”这个身份。很少人会把“科学家”和“投资者”联系起来,不知道做科研,与做投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哪里。物理学家往往更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同一性,投资也是一场和不确定性博弈的游戏,能和我们说说教授您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投资哲学么?

张首晟教授:人类现在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体系是呈树状迅速发展的,树越长越大人类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繁复,但是问题是不同分支不同领域的知识,想要互相关联沟通起来非常困难,个人对体系内的知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是对于跨领域的了解却甚少。中国有句古话“隔行如隔山”,这也正是我们时代的挑战,也是我们时代的机会。科学的准则就是要回到原点,一旦我们能回到根,或者是几个重要的节点上,我们就能把上面的枝叶都看清楚,这个就是我们时代的机会,特别是富兰克林这类人才的机会。

在硅谷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Elon Musk。同样学物理出身的Elon Musk曾经说过:“我用物理学的思维来解决所有问题,物理教会人们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简单的类比来推理和思考。”物理学的思维框架引导他在短短的 20年里,先后创立了互联网支付公司PayPal、航天技术公司SpaceX 和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他做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完全无关,但这就是科学的deductive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崇敬爱因斯坦,正是因为 E=MC2 可以解释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的原理。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认为能看懂知识体系间本质的人,可以抓住无数的机会。这个就是科学赋予我们的 deductive thinking(演绎推理)。所以我们的哲学就是利用科学的思想做投资,这个思想是要寻找既满足简单、普适这两个特点的技术与产品。同时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可以给我们的投资组合企业带来他们都看不到的协同力,可以真正抓住来自这个时代的源动力。

\

 

36氪:但是教授您不觉得投资与科学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违背的么?首先投资的结果基本是不可能被预测和论证的。就好像我们永远无法通过建模完全预测股票的走势。但是科学要求的是严格的论证然后通过论证结果预测未来。投资的过程是被无数随机因素所左右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投资在很多时候都是投机的行为。但是科学是完全不允许一点点投机存在的。

张首晟教授:科学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要把各种形态的物质,分解到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另外一个是用这些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构造出物质不同的态。譬如我得奖的这个发现,就是发现了电子的一个新的态。但是这个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是一个超大数据的演绎推理的过程。譬如我手上这杯水,里面大概有10 的 23次方个水分子,如果你要我去预测每个分子的运动轨迹,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里面每个分子都在做随机的布朗运动,但是当分子很多很多的时候,在统计学原理下,他们会产生一个新的规律。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水在不同环境下的态,知道冰和水是同一种分子的两种不同的物态。

这也就是投资里投资组合的一个概念,如果只投一个公司,肯定很难成功。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投资组合的搭配,你可以合理对冲预期回报和风险大小。但是我们的投资组合的方向不是随机的,投资组合是建立在我们对这个知识大树的理解上,我们要有足够的 vision,去选取我们认定的可以成长的分支,然后在这个分支内部,我们要有合理的且足够的投资组合搭配。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more is different”。当我们投资组合足够健康的时候,这样单个投资产生的随机概率就会相互抵消,使得总体的成功概率更高。

另外这个我们对未来的可预测也是有一个时间系数的,譬如你让我预测明天股市的走势,这个我预测不了,但是我们大家都确定知道再过 40 亿年太阳系会发生什么,太阳系肯定会灭亡,这个是确定切可预测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分析,什么东西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可预测的。我们知道很多科幻小说里的写的东西可能最终会实现,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就是我们做投资要问的问题。另外我对网络的发展一直有非常大的信心,甚至在早期的时候。为什么有信心很简单,就是因为人的大脑就是一个网络,网络的这种交互模式,信息的产生方式,是最符合人类大脑的智能原理。

所以这么看投资和科学并非相违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的思维也是一直指导着投资的理论。“This is the certainty I have  in the uncertain world”。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科学思维将指导经济与投资。

\

 

36氪:信息科技革命以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做了两件事情:加速信息的产生,加速信息的交互。信息的密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也开到,与前几次的科技革命不一样,这次科技革命的创新,都局限在了信息技术领域,但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譬如交通,居住环境,饮食等等与  20 年前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很经典的一句话就是 Peter Thiel 曾经说过的,"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 ” (Twitter 要求每条消息不能超过 140个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创新的加速度其实并没有显著地增加,甚至可能是有减慢的趋势呢?

张首晟教授:我们需要 flying car,但我觉得 140 character 这个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每一件事情能用 140   个字说清楚,那么这是非常强大的一种能力。富兰克林在办报业时期经常用一句简单的话概况复杂的时事环境,甚至亲自撰写简洁明朗的广告词,赋予新闻事业以刊播广告的社会功能,使广告经营收入成为新闻媒介财源之一。所以我常常说富兰克林简直是  twitter 的发明人。知识的抽象和浓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和能力,这个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如果我不能区分用简单的特征区分人脸和老虎的脸,那我就无法存活下来。所以每次你能把复杂的信息抽象出来,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一种美感和快感。

另外一方面,其实 Twitter,FaceTime,WeChat 等产品的出现,实际上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人们要 flying car是干什么,就是为了更快的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和那边的人聊天,那现在出现的这些产品已经达到了这个效果。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其实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过去人们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用欧几里得的两点间一条直线来衡量。现在人们是用“网络距离”或者 degree of connection来衡量,所以也重新定义了密度的概念。古人类的进步一直和能量的密度有关系,从能量密度稀疏的狩猎行为,到能量相对密集的耕作,人口的密度也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现代人类的进步和信息的密度有关,而互联网的出现,正是极大程度地让信息的密度越来越大,而且也让人口间的密度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一个新的时空度规的产生,这也导致了新科学的产生。

\

 

36氪:好的风险投资不会跟随潮流,而是创造潮流,这点我们在许多成功的风险投资机构上都看到了。但是怎么做到这一点,除了独到的眼光,更需要活在未来的态度。张教授您觉得作为投资者,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活在未来”,你眼中的未来又是怎么样的呢?

张首晟教授:要能够看未来,首先我们要会看历史。我想通过一个历史故事来说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多么激动人心。当年个叫做第谷的天文学家,他穷尽一生精确记录了许多行星的运行轨迹,这个就是开普勒后来的发现的数据基础。开普勒作为他的学生,开始也对庞大的数据无从下手。但是聪明的开普勒想出一条“动中取静”的妙计。通过每 356 天为周期取数据,这样地球便回到了原点,动中取静在地球上测量出了火星的椭圆运行轨道。正是开普勒的这个发现,才是用数据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也为日后牛顿的理论垫底了基础。

哥白尼的时代,没有大量的数据,无法证明日心说。第谷的时代,只有大数据,没有开普勒,人们还是不知道行星是怎么运动的。我们这个年代应该正在处在第谷和开普勒之间的时期:新的数据产生的形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还不够多。当数据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开普勒这样的天才来解读数据,并且看到其中的规律,这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以及新时代中的牛顿。这个也是我眼中的未来。所以要活到未来,就是要能认清,什么是个体的现象,什么是集体行为,什么是系统的本质,这样才能不被个体的随机因素所左右,看到系统性的未来的方向。另外 VC 在布局的时候,还要看清楚时间系数,每个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应该会有不同的布局和投资策略。

\

 

36氪:丹华的 LP 里有不少国内的科技巨头。最近国内由于项目估值偏高,资本大量膨胀,VC  界有关于“创投寒冬将至”的论调,所以越来越多国内资本到流入硅谷。在硅谷我们也观察到了早期项目估值成倍增长,不少硅谷的 VC 也开始提醒大家警惕泡沫。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资本,就没有“泡沫”,泡沫更多说的是资本的泡沫,科技本身是螺旋上升的不断发展的。但是资本泡沫一旦过度膨胀,最终会危害整个科技产业链的发展。不知道教授您对现阶段创投的“泡沫论”怎么看?

张首晟教授:泡沫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有的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破灭,有时泡沫成长到一定程度成为新的可持续的现象。如果我来分析泡沫这个现象,我会先对泡沫按照泡沫的大小和数量进行一个分布的分析,看看这个分布是指数函数,还是倒数函数。如果这个分布是指数函数,说明泡沫都是非常集中的大泡沫,指数函数的积分是有限的,这种情况泡沫更有可能会破灭。如果是倒数函数,说明是一种长尾的分布,说明有一些大的泡沫,非常多的小泡沫,积分是无限的,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可以稳定进一步发展的状态。我们拿由水分子组成的泡泡说,当到了接近 100 摄氏度的临界值,我们看到的泡泡分布应该就是如下图所示长尾的分布,那么再升高一点,水变成了水蒸汽,成为了无数小的泡泡。这个时候泡泡就成为了一种新的稳定的状态,水就能够保持100 度的温度一直沸腾下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泡沫,包括创新本身和资本布局,如果都是集中在少数领域内短平快的项目,大家都一窝蜂的抢上去,这就有可能是泡沫。如果未来的所谓的泡沫,能开始大量分布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项目里,那么这种发展就是一个稳定的发展,我们继续拿水分子来做类比,bubble 代表了一种新的事物。水分子在泡泡里比较稀,在液体里水分子比较密,所以新生事物刚开始肯定是比较稀疏而且被传统事物(液体)所包围。所以,泡沫的现象也十分值得关注,它可能是新态的预兆。

\

 

36氪:丹华资本在硅谷华人圈里是非常有情怀的 VC。这个情怀应该是来自于投资者对项目不抱有短视套利的心态,也应该来自于基金的想要完成使命,这个从丹华的取名就能看出来。在创业或者投资过程中,使命和情怀其意义何在呢?

张首晟教授:我当年做研究的情怀,就是最原始的好奇心,不是为了研究成果而研究,而是真的享受研究过程那种慢慢发现本质规律的愉悦。做投资也一样,不是为了追求经济上短平快的回报而投资,是为了能抓住这个时代下一个大趋势而投资。本着这个情怀,才会成功。而情怀与理想是最能聚集优秀投资与创业团队。情怀和使命也是眼光、思维方式一种体现。我们在考察创业团队的时候,会看团队能不能看清大局的眼光,有没有足够的情怀和格局观,会重点考察团队会不会快速学习,快速整合“知识树”的能力,还要考察团队的思维方法。我们很容易判断一个团队的执行能力,当所有团队的执行能力都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时候,这几点就是区别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最大的因素。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