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做股权众筹,有自己的品牌和专业优势,能不能做好还在于创投能不能转换自身的角色,以投融资撮合者的角色来服务项目方和投资人。与此同时,其他股权众筹平台面临的难题,创投机构也同样需要想办法解决,比如如何导入流量、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投资人风险意识等。
“我们考虑做股权众筹平台已有半年了。我们内部一直在讨论,哪家平台最后会做大,会不会出现颠覆性的众筹平台?”君盛投资董事长廖梓君说。
这家老牌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经感受到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威胁。事实上,选择将自身业务互联网化的机构正在增加。记者获悉,除了君盛投资正在筹备做股权众筹平台,中科招商也正在打造线上投融资网站创客网,而深圳国成投资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国成投资研究股权众筹业务也有一段时间了,不排除做平台的可能。
股权众筹平台爱合投总裁罗贤有认为,相比银行之于P2P,作为正规军的创投机构对声称要颠覆自己的股权众筹反应极快。创投做股权众筹,有自己的品牌和专业优势,能不能做好还在于创投能不能转换自身的角色,以投融资撮合者的角色来服务项目方和投资人。与此同时,其他股权众筹平台面临的难题,创投机构也同样需要想办法解决,比如如何导入流量、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投资人风险意识等。
摸着石头过河
当前,创投机构既是股权众筹的投资者,也是被挑战者。前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黄胜利辞职后,创办了游戏众筹网站魔点网。他曾撰文直言,互联网时代,众筹必将取代过去的精英投资。这也使得股权众筹被称为是风投界的“搅局者”。景林投资、创新谷、创东方等机构选择了去投资股权众筹平台,而君盛投资和中科招商则决定亲自上阵。深圳国成投资负责人也表示,公司不排除自己做股权众筹平台的可能。
“风投无外乎分为募资和投资两部分,募资这个环节能不能引入互联网思维?这样资金就不用库存,但目前市场还不是很明朗。君盛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来做股权众筹,关于平台怎么搭建都讨论到3.0版了,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廖梓君说,作为PE中先吃螃蟹的机构,完全在摸着石头过河。
廖梓君的想法也透露了不少创投掌门人的心声,不少机构都在考虑股权众筹会不会革自己的命,在转型大趋势中创投机构要走向何方。
中科招商高级副总裁、网络事业部总经理邓岷表示,这两年PE行业不景气,各家机构都面临着转型问题。现在前期的投资比较热,但怎么提高早期创业的质量,大家都没有摸索出一套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角色转换是关键
今年以来,股权众筹领域不断有新的平台成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涌入。股权众筹投资事件也首次纳入一些机构的统计范畴,根据清科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股权众筹事件共430起,募集资金达1.56亿。随着股权众筹平台的迅猛增加,预计相关数据还将持续增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股权众筹平台逐步形成了“领投人+跟投人”的模式。即领投人为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人,而跟投人则不设门槛,或门槛相对较低。这些投资人再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参股项目公司,由领投人作为GP(管理人)并作为投资人代表,进入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同时,股权众筹项目的尽职调查及投后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领投人完成。
因此,领投人往往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监督领投人尽职也是一件难事。对此,君盛投资的计划是,上线的项目均由自己来做领投,以把控风险。在廖梓君看来,未来平台型的众筹网站只会有两三家,而由机构自己建立的股权众筹平台上的项目更适合自己领投。
由于君盛更熟悉VC、PE项目,廖梓君透露,君盛投资做的股权众筹项目金额会较大。而由自身来做领投,也将直接影响到君盛本身基金投资的配置。
另一家PE机构中科招商则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即搭建平台级投融资网站,向社会招募早期创业项目,中科招商在创客网平台上选择性地参与投资。运营创客网一年下来,邓岷感触良多,经过一年的市场调查,他认为现行的股权众筹模式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股权众筹是撮合创业者和投资人,从创业者来看,他们最缺的首先是资源和导师的服务,然而众筹更像是团购,只能提供钱,对创业者本身并没有太多帮助;而对投资人来说,早期投资的风险极大。股权众筹网站上汇集了大量的创业项目,网络投资人并没有许多精力和能力去分析,所以往往谁更会包装、更会炒作,才容易拿到钱。
“我们去年举办了中华创客大赛,收集到不少创业项目。之后也通过创客网的平台尝试过天使合投,在线下聚集了一批天使投资人。但实际情况证明效果并不佳。目前股权众筹市场还没有真正成型的模式,大家都在探索。”邓岷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招商并未将天使投资人上线到平台上。“现在国内的天使投资人依然极少,活跃在各个平台的投资人都是我们常见到的那些。所以我们现在还比较谨慎。”邓岷表示。
罗贤有认为,若搭建平台,创投机构的品牌能带来不少增信,他们有已经建立起来的专业判断能力和项目辅导能力,而他们的弱项是互联网。创投机构过去是出资方,而做众筹则要站在用户和项目方的角度来设计产品,创投机构必须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
链接》》》投资人黄胜利:众筹必将取代精英投资
来源:《创业家》杂志
老VC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工作V C 从业者就像游牧民族。他们每进入一个领域,都能快速学习,马上成为业内专家,马上进行投资。当这个市场成熟了、没有竞争优势了,他们就退出,转到另一个市场。
这就导致很多VC连自己的商业模型都没想清楚。你的投资对象、你的商业模型、你的变现模型、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什么?整个行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VC能够对此说明白。游牧民族的生产力相对落后,而目前VC行业也尚处刀耕火种阶段,除了Word、E x c e l、PPT之外,其他互联网工具都还没用上。V C 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全人工的——人工约访、人工面谈、人工做尽职调查。VC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提高信任。
在中国,双方不见面确实存在信任问题,这我不否认。但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家VC、财务顾问公司,甚至投行,有很强大的内部IT系统,有专门数据库可对市场上的公司进行分析、筛选、跟踪,包括对企业家的跟踪。
VC投资的项目很多是高科技类的,而他们自己却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开展工作。整天跟高科技打交道,结果自己最落后,这应引起全行业的反思。
举例来说,互联网行业包括视频、游戏、电商、社交、移动互联网等几大类,我把这些公司列出来,每家公司谁是CEO,谁是C O O , 它们最后分别走到了哪个阶段,最近有什么新进展,公司卖了之后这些CEO、COO去哪了……绝大多数VC没有这些数据。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根本没有系统性沉淀。
这其实是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但我相信, 任何一家传统V C 都没有做这件事的DNA,一旦去做,公司内部KPI就得改革。
这我是有发言权的,华兴当年尝试过,但做出来的系统很烂,因为搞IT的同事不是在一线搞投资的。再让一线搞投资的同事重做系统时,因为整个公司还是以KPI为核心导向,结果这个哥们儿没有KPI,离职了。
我最近研究了很多上马IT系统的公司,都是这个结果,因为考核标准没有改过来,老板的脑子还是交易的脑子。更何况,VC们的钱来得太快、太舒服,他们根本没有动力去更新数据库。
VC主要挣两笔钱,一笔是管理费,一笔是利差。作为一家正常运转的公司,VC每年需要抽取基金总额的1%-3%作为管理费,用于员工薪酬等各项支出。另外,比如VC向一家公司投了1000万美元,后来公司以10亿美元卖掉,VC根据占股比例分到1亿美元,这9000万美元的差价,有80%要分给出资人,剩下的20%就是VC的利润,这是凭专业能力挣到的钱。
但现在很多VC是拿投资业绩讲故事,实际挣的却是管理费。原来管一亿美元的基金,现在管10亿美元,原来管10亿美元的基金,现在管30亿美元。30亿美元的基金,一年2%的管理费,算下来就是60 0 0万美元,10年就是6亿美元。也就是说,什么项目都不用做,VC每年光管理费就可以挣到很多钱。因此它对项目的饥渴度不够,积极性不足。作为VC,它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价值。
就目前看,国内越是大的VC,越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靠管理费挣钱,而真正有战斗力的是新兴起的小VC。
VC行业另有一个规律是,一期和二期基金风华正茂,比较能干,三四五期势头就下去了。因为自身机制、团队、数据积累、行业敏感度下降等问题,后期它就不行了。它们的两个最大短板,一个是数据沉淀,没做或绝大多数做得不好;一个是几无创新,几十年如一日用同样的工作方法甄别项目,天天讲颠覆,自己却很保守。
国外一些基金,比如A16Z,除了钱,最有价值之处是把全美国最牛企业的创始人找过来做投后管理,在后面做一个特别强大的pool。创业者被投资之后,有什么战略想法,比如想找小米谈合作,但又不认识小米的人,可以告诉它,由它代为安排,非常靠谱,而且级别绝对够高。
中国有些基金,投了项目之后,一年不开董事会——在中国这可能反而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的很多基金根本不懂企业管理,自己的企业还没做好呢。但它应该有一个被动的、非常强大的投后管理支持体系,一旦创业者有需求,可以立刻反应,提供帮助。
而现实是,传统VC前期工作做得不是很细,投资后又大多不懂管理,瞎管——尤其是那些小基金,只看短期利益,结果逼得公司只能卖出,而这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或者是VC提供的资金不够,公司根本活不下去。
年轻人无法出头
国内第一代、第二代VC,在管理上更多的是跟着人走,长官意志、老板意志特别强,一个人说了算。老大牛,基金就牛,老大敏感度下降,基金也就瞎了。还有,它的股权分配机制也是老大占比特别高。
有些国外基金,老大占比不超过5%,谁说了都不算,这是非常铁的纪律。它就像一种生物,可以自己向前滚动发展,有新陈代谢能力,这就很厉害。国外的基金合伙人,包括年轻的基金合伙人,彼此相互尊重,谁也不能说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是对的。
在互联网行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VC必须对新鲜事物保持绝对的敏感度,而我们70后和现在作为消费主力的90后群体之间,在年龄上有一个隔断,我们需要在思路上完成一个跳转。但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他们本来就属于这一群体,不需要跳转。他们对这一领域的敏感度比我们高很多。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小项目都是这一年龄段的基金经理们发掘出来的。最近国内成长起来一批年轻的基金经理。
VC这个行业在全世界都不断有年轻人出来。在国外很多大的基金里面,员工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感受不同,这就决定了VC必须有一个轮换机制。中国传统VC团队中的年轻人,很有战斗力,但往往无法上位,他们在投委会说了不算,结果所在的VC错过了一拨又一拨的好项目。
一般来说,VC里的年轻人,从分析师入行,做到经理、VP、合伙人,一层一层往上发展,从打杂写pa p e rwork,到跟老板出去见客户,再到自己开拓客户,自己成交,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养成类游戏。我在华兴7年,从VP干到MD,再干就干不上去了,到头了。
V C 里的投资人很像经纪公司里的艺人,他出去看项目、谈融资,就像艺人出去商演。艺人路上吭哧很久,一年跑几十场,体力消耗很大。但当艺人成了明星,他自己就是品牌,公司这一平台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对于优秀的投资人来说,当他自己有了很好的业绩,成了明星,却只能拿经纪人的钱,大头都被公司拿走,他肯定是不干的。基金对投资人的价值是什么?钱呗。一旦他自己找得到钱的时候,还要你这个平台干嘛?
IDG十几个合伙人说起来都是同一级别,实际上地位不同,年轻的张震他们就走了,因为出不来。IDG也做过改革,做成长基金,但分配机制仍有问题。因为VC还是刀耕火种,工作方法是人力的,人发挥的作用最大,你不给人家大头,平台想拿大头,人家当然不干了,这是商业模型决定的。
目前在中国找钱不难。从19 9 7年到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家已逐步发展成熟,很多人已挣到了钱,企业之间已经不是互相抄袭了。当年说“狗日的腾讯,你做什么它抄什么,任何创新都没法玩。但现在的情况是,它没空抄你——抄还得找队伍——干脆把你买下来,它不差钱。很多创业者因此得以套现退出,市场上有很多现金。
创业者拿到钱后,希望投资,但他们在这件事上并不专业,于是更愿意把钱交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投资经理,尤其是一线的投资经理,而不是投资大佬。
众筹必将取代精英投资
我的创业项目,简单说,就是游戏众筹平台。
我之前做过很多游戏公司的私募股权融资,包括当乐、触控、我叫MT、银汉、时空猎人,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目前国内一些游戏开发者其实是有情怀的,很愿意做一个理想化的产品,但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他不清楚做出来的东西能否被市场认可。另外,他资金不够,可能中间就差一口气,甚至要借高利贷、要卖血了。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帮他解决部分问题。
它有些像游戏预售。更像是团购。虽然游戏还没做出来,但玩家可以认购产品并付款。当付款总额达到开发者的融资目标时,这笔钱可以划给他,达不到就退回去。
众筹一般都是这样操作的——假设一个市场给了一个好的回馈,肯定有投资人出钱,现实中并非完全指望从众筹市场得来的款项养活这个公司,而是以此为基础获得投资人的关注。我做的这个项目也是这样。我跟我原来那帮客户、朋友打电话说,我要出来创业了,要干这么一件事。很多人听后都说好,也都愿意给点钱。
我认为,基金的精英投资方式,肯定会被直接的草根投资方式取代,大众集资参与创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我在华兴做了7年,我愿意再花7年做这个。
过去的精英投资,好比大家把养老金交给政府,而政府不知道如何让这笔钱升值,于是交给所谓的基金去做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基金投资的项目能带来100%的回报,估计到个人手上只剩下了20%,其他80%都在渠道里被消耗掉了。为什么消耗掉?基金管理者会说,他比你专业,你小老百姓不懂。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很多东西其实是可能颠覆整个流程的。比如我在其他平台上看到了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的数据是向我全部开放的,那我就可以据此投资了。至于我投得对不对,由市场验证。VC看到的其实也是这一数据。
我要打造的平台,就是要让小老百姓、小投资者也能看到一个行业的数据,自己选择投资项目。在这一平台上,有几百家行业公司,这些公司的数据、表现,大家都看得见,这是横向比较的基础。
目前国内有些老牌VC,连项目的竞争对手都没去拜访过,就敢投资。VC投资前必须把横向调查做完,才能对他们的LP有交代,但他们就是没有做。他们甚至是根据道听途说就把钱投出去了。比如听老大说老二不行,或者听老大说老二离我还特别远,于是就采信了。可他们不知道老二技术实力比老大还强、团队比老大还牛。所以,VC凭什么就说自己比小老百姓一定专业呢?
在游戏行业,创业者不只缺钱,有时还会很迷茫。比如说,产品开发到一定阶段,对于产品的最终形态,他自己都有点不敢确定了。用12个月做一个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变化非常大,之前设计的东西,用户还会不会喜欢,他们心里没底。当年产品立项对不对,他们心里也没底。上线后数据能跑成什么样,不知道。
我这个平台,除了筹钱功能,还相当于练兵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目前我们第一步就是做游戏。放到平台上的产品自己会说话。现在有很多还没上线的产品,我相信它们只要站出来要钱,肯定是有人给的。这是一个双边平台,一边是买单的玩家,一边是游戏开发者。它不同于孵化器。孵化器是一个封闭的非测试环境,我这里是测试环境,直接面对市场、面对竞争,直到练出来为止。创业者永远生活在这一紧张状态下,水平提高会很快。
创业者需要的——部分资金,测试市场,第三方渠道合作,在投资人面前曝光,这四方面,我的平台都能满足。
这个平台还有点像APP Store排行榜,很多VC和渠道商也在关注。只要你的产品有上佳表现,就会有人投资。
在平台收入上,目前我们初步采用的是佣金制。以后平台上有好的产品,我们也会跟着投,别人定价定条款我们跟着。
以前搞投资,我们是拿着一堆资料看,根据经验决定要不要投。我的众筹平台,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一种机制,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对项目的评判。原来我是根据一堆数据做出推测,现在我不推测了,我把数据拿出来,放到这儿,这就是结果。我做市场也是这种思路,不看推测,直接看用户反馈。
对于投资人、游戏代理商、渠道商来说,并非每一款游戏他们都懂,也是凭感觉,凭多年经验,用户的想法,实际上他们也不清楚。但当这个产品有了十几万支持者的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冲吧,不懂也无所谓。这就相当于请一个设计师在相邻两楼之间的草坪上设计一条路,只要根据路人的来去走向铺设,就不会再有人踩草坪了。这就是顺势而为。
以前有位客户对我说,不可能做一个百度超越百度。我现在也不可能做一个华兴超越华兴。我们肯定是借助个人对行业对产业的理解向前发展,至少它会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至于能否成功,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个人努力,一是外部机遇。
传统VC要做的,就是尽快改善自己的数据库和IT系统。我不一样,我不只是改善数据库和I T系统,我把整个工作流程全改了。因为我的重心就是做好这一产品,而传统VC的重心是继续做交易。我的竞争力就体现在这里,除非它照我这一套来。但它不可能把原来的扔掉,它还是原来的它,至多只是一个高水平的它,而我是下一代的它。这相当于它是塞班我是安卓,哪怕它做成全触摸屏,它也还只是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