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资管业务是否能成为银行转型的“诺曼底”?

     首先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个词:“创新”,创新这个词无论在国家层面、机构层面、个人层面都在提,仿佛创新是一剂灵药,能结果我们所有的病症,并且上升到国家最顶层。我个人同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表述,但是我一直对创新持比较中性的看法。如果大家从学理上研究,创新最早提出来的是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时候,提出“有创造性的破坏”,研究中文的人知道,创新的词根是什么?“破坏”,形容词是什么?“有创造力的”。这跟《易经》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很类似的,中国的老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现状是可以维持的,大家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生存状态,对银行而言还能赚比较多的钱,银行的日子比较好过,利润还比较丰厚,其实在这个状态下银行是缺乏创新动力的。准确地说,逻辑上我是不会去主动创新的,只有环境发生变化,平衡被打破,原有的状态难以为继,才有必要需求新的路径。所以大家一定得认识到,创新本身是有成本的。不是任何的创新来的时候是鲜花灿烂,走的时候是一片喝采,创新不仅是有成本的,并且创新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很多人曾经问我,为什么美国的GDP增长是3%呢?为什么不能达到像我们这样的7%、8%甚至更高呢?我说很简单,100项创新中间只有3项能成功,所以他最多只能是3%,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因为他是成熟经济体。
 
     我们言规正传说说大资管和资管热,我提三个问题和三个思考:
 
     问题一:资管业务是否能成为银行转型的“诺曼底”?
 
     大家现在都在说资管时代要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做一个D-DAY登陆,登陆之后就实现了诺曼底转折了,整个改变我们目前银行这种相对来说资产质量下降、经营比较难的境况,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和表现,它是一种金融脱媒,很多的资管业务是要放在表外的,很多的资管业务是要把原来低成本的存款现在变成高成本的资金来源,很多的资管业务是要在你的资产那方吃掉你原来高收益的资产,把这部分高收益跟客户进行分享的,它是金融竞争加剧的结果。从老百姓这方面来看,他们的金融需求从原来的“被动接受”现在变成了“主动选择”,所以他们是欢迎大资管时代的。而银行的竞争力未来一定要从原来的“规模主导”变成以后的“技术主导”。如果不能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转化,银行将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
 
      问题二:银行的资管业务如何做大?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2003年的时候光大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员率先推出了理财,当时在市场上掀起了狂潮,之后大家对光大银行“阳光理财”这个品牌也都比较认可。当时我们向银监会报文件的时候,没有想清楚它叫什么名称,结构性存款、财富管理还是理财,我们报了三个名字上去。理财其实是一个新词,是当年严复在翻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时候,翻译经济学这个词的时候,正式提出理财这两个字,把原来相对生活化的概念,转化成比较学术化的概念。他说经济学如果按日本人的翻法就叫经济学,这个词儿有点儿大,如果我们要把它翻译成理财,这个词儿又有点儿小,所以他的翻译是叫计学,这是理财这两个字的出处。我们把三个名称一起报到了银监会,时任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先生选了理财这两个字。当时光大银行一推出理财,市场反响十分热烈,我们的产品一天美元理财卖了1亿,使得一街之隔的银行有点儿吃不住了,因为大家买理财都是用美元现钞的。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打开中国理财发展的大门。
 
      但是我希望银行的同仁们一定要清醒,银行理财怎么把它做大,你的大不是体现在资管业务的全覆盖,而是体现在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对接和银行客户的对接。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我要做对冲基金是不会找银行的,因为对冲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是把自己的身家先放到他的基金里面,你对他的信任度立刻就建立起来了,因为你想他如果失败了,他自己的身家也在里面,可能从原来开玛莎拉蒂改成开宝来了,所以你对它的信任度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并且他的很多对冲技巧是要求在这个领域中间有很深、很长时间的钻研,那是需要熬年头的。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也跟对冲基金的管理文化是不一样的,对冲基金是找风险,银行是管风险。所以如果我作为一个理智的客户,我要投资一个对冲基金类的产品,我肯定不会敲开一家银行的门,说你帮我提供一个对冲产品,因为银行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如果我要做一个偏证券类的产品,也不会去找银行。所以银行要做大资管行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在你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你不能把你的资产负债表做成比较轻、比较灵活、比较容易进出,你不能有效地依托于你现有的客户,来扩大你资管的范围,你的资管业务是做不大的,并且你肯定也是做不强的。
 
     在谈大资管的时候,在充满热情的时候,我再次提醒大家,银行的资管要清晰定位,要清楚你的立足点、你的土壤是银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和海量的客户,你如果抓不住这两个对接点,你的资管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问题三:大资管的内核是什么?
 
     因机构不同而不同。货币基金也在做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做资管,其实PE做的也是资产管理,银行也在做资管。但是银行资管的内核一定是交易能力的提升。我们以前一直在说金融中介,潜台词是金融中介就是把供需双方对接在一起拼缝儿,但是我相信以后银行这种简单对接供需双方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银行要进入到一个全面提升交易能力的时代。为什么我要去银行呢,安全、便捷,还能帮我保值增值,否则的话我去银行干什么,所以没有一个全面交易能力的提升,不能做到服务的一体化,最终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客户是不会去银行的,你说“大大”资管也没用,客户也不会去银行,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希望在效率、成本和财富增值方面做到三合一。
 
     三个思考:
 
     思考一:资管业务监管的落脚点是什么?
 
     大家在谈大资管来了,我们得监管它,如何监管呢?很简单,信息披露,只要把信息披露做好,监管的核心立足点自然就找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1921年之前,美国的财政预算制度也是很混乱的,各个州政府自己在拨款,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调,最终也不知道到底拨了多少款,行政效率极低,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极低,资金本身的效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1921年之后,在塔夫脱总统任上有三个 人,“ABC组合”,推出了财政预算的全面透明化,以及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而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你花一分钱得告诉我花在哪儿了,信息要全面流动起来、信息充分透明起来,最终解决了问题。就是把政府从“看不见”变成了“看得见”,所以我想给监管提的建议是要把理财信息从“看不见”要变成“看得见”。曾经有一个时髦的词儿叫做资金池,什么东西一进池就比较麻烦,因为很多信息就看不见了。前一阶段我看英国的《金融时报》,一位学者总结得很好,他说过去10年我们金融领域大多数的能力和智慧都用在了监管套利上,中国也是这样,为什么前一阶段我们的监管机构对同业业务的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资管业务的发展那么抱有警惕呢,因为看到了其中很大的成分是监管套利,而并不是真正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资金效率的提升,所以说监管的落脚点一定是信息的充分透明。
 
     思考二:风险评估的基石是什么?
 
     合格投资人制度。刚才其实徐司长也讲到了,我们一定要引进相关的制度,改变我们的监管思路。我对合格投资人制度的理解很简单,其实真跟徐司长刚才说的一样,没有那么复杂的。监管机构又要监管,又得保护投资者,为什么要保护呢?国外的合格投资人制度简单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评判标准简单到就是以你的财富为准,我是做理财的、我是做资管的,你合格不合格,你能投资什么样的产品,以你的财富为基础。这跟打麻将有点儿像,你要拿2万块钱去打,跟你拿200块钱去打,打10块钱一把的,底气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监管机构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他觉得你有100万的身家,你亏70万不至于倾家荡产吧、不至于寻死觅活吧、不至于拿着标语在政府门口不走吧。但是你只要有1万美金的收入,你亏7000美金,你生活立刻就陷入很局促的状态。
 
     所以合格投资人制度的核心就是财富,我们一定要把合格投资人的机制,配合刚才的信息披露把它嵌入我们资管的监管理念中间。
 
     思考三:资管业务宣传的适宜度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始终都没有解决,对中国的资管行业和理财行业诟病最多的是误导消费者。因为你在看到理财产品广告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大大的收益率,但是在下面有一行小字告诉你,它只是预计出来的,不保证30%的收益率。怎么解决销售适宜度问题,你肯定不能把一个10年期的结构性的产品,卖给一个80岁的老人,当然我不能说他不能活到90岁,我想他活到90岁也没办法花他的钱了。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你要告诉他最坏的情景(WORST SENARIO)。曾经有西方的监管者跟我沟通,他说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说人是这样的,你告诉他最坏情景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做理性判断。如果说这个理财产品最终的最坏情景会损失50%,客户立刻就会很谨慎地选择这个产品,所以我说整个资管行业销售适宜度的问题就是告诉你的客户,什么情况下你可能输得会很惨,这样他自然就会理性地选择他的理财产品和他的理财组合。
 
     我今天谈的三个问题和三个思考是资管热项下的冷思考,也是大资管项下的小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本文作者:刘君,光大(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