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式金融监管: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兼副行长!

导读:一位银行人士评价称,郭树清是一名强有力的行动者。"他是坚定的改革者,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勇于尝试啃各种‘硬骨头’。上任伊始说的那些话,制定的计划,一年的时间不动声色地全部完成了,而且还非常平稳,并未给银行业带来大的波动。"

金融监管改革正徐徐拉开序幕。

央行人事变动尘埃落定。在确定易纲为行长接班人后,61岁的郭树清又接棒周小川另一职务——央行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银保监会党委书记。

据财新报道,2018年3月26日下午3点,在原央行行长周小川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返回北京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局级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了由郭树清出任央行党委书记的决定。据悉,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副行长;易纲任央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央行行长更多地负责业务层面,但党委书记对战略方向有最终决定权。

"这符合当前中国正在推进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际,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强化党的领导权威,这在金融系统同样存在。郭树清兼任央行党委书记,意在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而且郭树清不仅有着丰富的金融履历,更有着地方政府的从政经历,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员,党性原则较强,让他兼任央行党委书记也并无什么不妥。"先后在人民银行、地方银监局工作过的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莫开伟分析指出。

其实早在3月19日,易纲接替周小川出任新一届行长时,市场便开始普遍关注党委书记人选,而此前惯例是行长兼任党委书记。有分析人士称,如果打破行长兼任的惯例,则新任党委书记也将在央行拥有重要的话语权。

值得说明的是,此次接任党委书记的郭树清,近期刚担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会")党委书记、主席。这也使得上述任命颇具意味。

分析人士称,人事任命有多方面考虑,从业务角度来说,更利于监管协调,未来人民银行与银保会协调得更好,从而有利于金融稳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总体上监管体制改革没有照搬西方任何一种架构,而是结合了中国国情,是一种比较中国特色的平衡设计。

不论如何,这一任命让目前的监管架构变得颇具探索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郭树清引用鲁迅的格言为博士论文《模式的变革与变革的模式》开篇。

两位学者型官员:海归"洋博士"VS本土跨领域老兵

整体来看,两人同为学者型官员,易纲的国际背景更丰富,郭树清则更扎根于本土。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0月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时,郭树清为中央委员,易纲则是中央候补委员。

易纲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是地道的"洋博士"。作为首任"海归"央行行长,易纲从1980到1994年先后在美国学习与任教,其海外生活经历长达14年之久,这在中共高官系统内较为罕见。

对比郭树清的求学经历,郭树清从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后,1982至1988年前往中国社科院继续深造,并获法学博士学位。此后十年直到1998年,郭树清均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内任职。

从时间上看,易纲先进央行系统一步,与郭树清在2001年首次共事。

易纲回国后,于1997年正式进入央行,历任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司负责人,并曾任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一把手,从2007年起担任央行副行长。对比来看,郭树清1998年夏天调往地方,任贵州省副省长,2001年进入央行体系,任央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彼时,易纲还在货币政策委员会。

2005年后,易纲仍稳定在央行任职,郭树清先从金融领域转战地方政府,又在去年重回金融监管系统。在此期间,郭树清历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证监会主席,山东省副省长、省长,银监会主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一言以蔽之,易纲拥有漂亮的海外履历,郭树清本土经验更丰富。

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

3月26日,郭树清被任命为央行党委书记。没人能猜透这一任职安排是早有酝酿还是适时起意。

一年之前,郭树清再度回归金融系统,他从山东北上进京,接替已年满65周岁的尚福林,担任银监会主席一职。 履新银监会主席一职3天后,郭树清亮相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他表示,这种现象(金融乱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监管制度缺失,"牛栏里关猫"。

他说,"(要)尽快填补法规空白,及时更新已经滞后于业务和风险发展的监管规制,废除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制度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更加重要。即使筑好了"篱笆",守护人员的巡逻和值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紧接着,银监会开展了"三三四十"、信用风险专项排查、"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郭旋风"席卷银监会,一名银监系统人士坦言:"别说主席忙得没空露脸,就是我们普通职员这一年来也是非常忙,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其中一项就是整合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组建了新的国务院直属部门—银保会。3月21日,郭树清被任命为首任银保会主席。这意味着,目前,郭树清同时担任央行党委书记和银保会党委书记、主席,这一任职框架颇具探索性,也让原有的金融监管架构多了新的意味。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这一人事任命有利于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相互结合。对于微观监管来说,最重要是打破顺周期特征,所谓金融监管顺周期就是经济较好时,监管会相对较松,从而会导致一定风险。"这个角度说,新的人事安排可能令协调更加通畅,有助于金融防风险。"

在担任山东省省长之前,郭树清于1998年7月出任贵州省副省长,此后先后担任央行副行长,建设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兼任信达资产党委书记),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山东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等职,任职经历颇为丰富。

一位银行人士评价称,郭树清是一名强有力的行动者。"他是坚定的改革者,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勇于尝试啃各种‘硬骨头’。上任伊始说的那些话,制定的计划,一年的时间不动声色地全部完成了,而且还非常平稳,并未给银行业带来大的波动。"

郭树清在央行的搭档是易纲。3月19日,60岁的易纲接替周小川,成为央行新一任行长。易纲是一名"老央行",在央行已经工作21年。早在两三年前,易纲已开始负责央行内部各项工作,位列央行副行长之首。2016年两会期间,周小川介绍易纲,"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有央行系统官员评价易纲称,正直、善良、内敛,经济金融理论功底深厚,熟悉央行业务且具国际视野。

需要说明,2004年时郭树清和易纲曾有过共事。彼时吴晓灵、郭树清、苏宁、项俊波、李若谷等人任副行长,刘士余、易纲、胡晓炼任行长助理,行长为周小川。

中国式监管架构

两会期间,市场曾对英国"双峰"监管模式颇为关注,多位央行官员对此进行研究并公开发表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牛慕鸿等人撰文称,本轮金融危机后,英国基于对危机教训的深刻反思推动了大刀阔斧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英格兰银行改造成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于一身的"超级央行",并构建起审慎监管局作为央行内设部门与行为监管局分别负责微观审慎与行为监管的"双峰"监管模式。

英国的"双峰"监管机制下,中央银行既直接承担"双峰"中的微观审慎,又以宏观审慎统筹"双峰";在坚持"双峰"理念的同时也兼顾监管资源、监管成本的现实约束,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事实上的统一监管;通过立法、签订监管备忘录、主要领导交叉任职等方式加强"双峰"之间的协调。

对于中国是否会学习英国建立"双峰"监管模式这一问题,周小川3月9日回应称,机构改革主要还是依据中国国情,也参考国际上各种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参考过程中也研究了所谓"双峰"监管体制,但是,我们目前觉得还是要观察一段时间,不是说就要采用"双峰"监管的尺度。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银保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同时,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

有金融机构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所以银保合并是因为银行业、保险业都是间接融资,以资本约束为监管核心,合并能增强监管效率。证监会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基因有差别,如果合到一块可能会"打架",所以暂时不能合。另外国家战略上鼓励直接融资,要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调整后,"一委一行两会"的新监管体系正式形成。此前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称,很明显金融委应该在一行三会之上。周小川称,央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作用。

"我觉得总体上没有照搬西方任何一种架构,而是结合了中国国情,是一种比较中国特色的平衡设计。"鲁政委称。

他认为,总体上新的监管架构出来后,有助于做好统一协调监管,加强过去大家所谓不同业态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信息共享,统一协调行动,既有助于避免未来出现监管套利、也有助于避免政策叠加。总体上,目前所有的监管态势都是围绕控杠杆、防风险这个的大方向进行的,这个方向会坚定不移,资管新规只是一方面,除了资管新规本身就有很多配套细则待出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规范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产品监管等等。

附:郭树清简历

文: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张奇、财新网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